周应政

一、个人简历
周应政,男,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高级政工师职称。1968年底毕业于安徽大学化学系。当年底,服从国家必须“面向基层”的号召,被分配到国有企业当工人。本人先后在宣城市化肥厂任操作工、技术员、技术科长、付厂长兼工会主席、厂长兼党委书记及总工程师。退休后,先后被司尔特宣化公司及上海百金集团宣城金宏化工聘为总工程师。
二、家族迁徏史
先祖系周敦颐次子焘公的次子絪(师纯公)之后裔。迁鄂一世祖周成所与兄周立所偕同其他兄弟于公元1369年(明洪武二年)8月13日自江西南昌麻城筷子巷迁来湖北应山西(现改为广水市)合髻山麓。公元1869年因皖南连年征战,人口稀少,而湖北又发災荒,经清政府诏令我十五世至十七世先祖自广水迁来皖南宣城(即俗称“湖北下江南”)。
公元1890年迁鄂后第一次修谱是为濂溪堂,并定下派行“忠厚传家应远大,诗书训子克荣华;宏开文运光前绪,广置福田裕后昆”。本人为应字辈,系第二十世。
三、热心宗族事业
本人热心并关注周氏宗族事业。退休后一有时间便认真阅读与学习有关周氏史、谱,注意搜集周氏史料。自湖北下江南一百五十多年来,分散在皖南宣城各处的周氏宗亲往来甚少,为弥补和整理湖北下江南周氏的迁徏史,本人乘湖北老家第五次修谱之机,自费采集分散在各处的周氏名录,以充实和完善下江南周氏的谱牒,主编了《中华周氏宗谱一一湖北广水卷一一皖南篇》,同时利用修谱之机,在族人的建议主持下建起了网络平台,进行了几次近百人的族群聚会,利用聚会时机宣传周氏文化,介绍周氏历史,讲述千年变迁。
为铭记历史,不忘根脉,并为纪念先祖不远千里迁徏之奋斗精神,与几位热心宗亲在周氏宗亲居住最多的乡村之祖坟山麓由宗亲们共同捐款新建了《周氏亭》并刻碑纪念之。
目前本人为阅读周氏谱史和有关周氏文史的书谱,写下了十余万字的读史笔记。
四、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本人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关心时政,并常撰文投稿。
1979年上半年,巜人民日报》开展反腐倡廉的大讨论,本人也积极参与其中,并撰写了:一篇《应该向周总理那样廉洁奉公》的评论文章,刋登在1979年5月26日的《人民日报》第三版上。
自1989年起本人先后被选为宣州市(区)第八届、第九届政忇委员,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人大代表。2012年起当选为宣州区老年科技协会会员和理事,宣州区科技协会会员。本人积极参加协会话动,认真撰写数篇论文刋登在协会主办的科协杂誌上,并应约为省科协撰写了一篇论文,还被省老年科协评为科学论文二等奖。2019年本人还被荣登为“宣州区锦城社区好人”。
三,个人荣誉(区级以上)
1.1986年5月被安徽省石油化学工业厅评为巜全省石油化学工业劳动模范》。(颁发奖状和奖章)
2.1988年被安徽省石化厅为表彰在小氮肥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颁发荣誉证书。
3.1998年2月被中国化学工业部授予“表彰长期在小氮肥工业生产建设中辛勤劳动成绩显著”先进个人。(奖状)
4.1998年11月由本人负责的“3000Nm3/h变压吸附脱碳装置(psA一co2)”获区第七届科技进步二等奖。(奖状、奖金)
5.1991年4月被安徽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奖状奖章)
6.1991年4月被安徽省总工会授予“省先进工会工作者”称号。(奖状)
7.2003年3月被安徽省总工会授予“全省职工技协先进亇人人”称号。(奖状)
8.2003年4月被区委区政府授予“宣州区推进科技进步突出出贡献人员”称号。(奖状、奖牌和奖金)
9.2004年2月被区政府授予本人负责施工设计的“造气脱硫废水闭路循环工程”区第八届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奖状)
10.2005年4月安徽省劳动竞赛委员会和安徽省总工会对本人“提出《腐植酸钠煤棒工程》建议评为2004年度安徽省重大合理化建议项目”奖。(奖状、奖金)
11.2005牟5月区委区政府授予荣获《全区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奖状)
12.2017年11月本人一篇论文被安徽省老年科技协会评为“年度科学论坛获奖论文二等奖。”(奖状、奖金)
13.2019年11月本人被安徽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评为“安徽省老科协第三届优秀老科学技木工作者称号”。(奖状、奖金)
我深知周氏优秀人材济济,在周氏这亇大家族中本人还算不上优秀,此次也不一定能入选,之所以冒昧的毛遂自荐,只是想表达本人不求入选,重在参与,积极呼应并热心参入濂溪周氏族群活动的快乐心态而已。
师纯公后裔湖北广水合髻山支系第二十世孙周应政
联系地址: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大唐御苑34一604室
周应政,男,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高级政工师职称。1968年底毕业于安徽大学化学系。当年底,服从国家必须“面向基层”的号召,被分配到国有企业当工人。本人先后在宣城市化肥厂任操作工、技术员、技术科长、付厂长兼工会主席、厂长兼党委书记及总工程师。退休后,先后被司尔特宣化公司及上海百金集团宣城金宏化工聘为总工程师。
二、家族迁徏史
先祖系周敦颐次子焘公的次子絪(师纯公)之后裔。迁鄂一世祖周成所与兄周立所偕同其他兄弟于公元1369年(明洪武二年)8月13日自江西南昌麻城筷子巷迁来湖北应山西(现改为广水市)合髻山麓。公元1869年因皖南连年征战,人口稀少,而湖北又发災荒,经清政府诏令我十五世至十七世先祖自广水迁来皖南宣城(即俗称“湖北下江南”)。
公元1890年迁鄂后第一次修谱是为濂溪堂,并定下派行“忠厚传家应远大,诗书训子克荣华;宏开文运光前绪,广置福田裕后昆”。本人为应字辈,系第二十世。
三、热心宗族事业
本人热心并关注周氏宗族事业。退休后一有时间便认真阅读与学习有关周氏史、谱,注意搜集周氏史料。自湖北下江南一百五十多年来,分散在皖南宣城各处的周氏宗亲往来甚少,为弥补和整理湖北下江南周氏的迁徏史,本人乘湖北老家第五次修谱之机,自费采集分散在各处的周氏名录,以充实和完善下江南周氏的谱牒,主编了《中华周氏宗谱一一湖北广水卷一一皖南篇》,同时利用修谱之机,在族人的建议主持下建起了网络平台,进行了几次近百人的族群聚会,利用聚会时机宣传周氏文化,介绍周氏历史,讲述千年变迁。
为铭记历史,不忘根脉,并为纪念先祖不远千里迁徏之奋斗精神,与几位热心宗亲在周氏宗亲居住最多的乡村之祖坟山麓由宗亲们共同捐款新建了《周氏亭》并刻碑纪念之。
目前本人为阅读周氏谱史和有关周氏文史的书谱,写下了十余万字的读史笔记。
四、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本人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关心时政,并常撰文投稿。
1979年上半年,巜人民日报》开展反腐倡廉的大讨论,本人也积极参与其中,并撰写了:一篇《应该向周总理那样廉洁奉公》的评论文章,刋登在1979年5月26日的《人民日报》第三版上。
自1989年起本人先后被选为宣州市(区)第八届、第九届政忇委员,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人大代表。2012年起当选为宣州区老年科技协会会员和理事,宣州区科技协会会员。本人积极参加协会话动,认真撰写数篇论文刋登在协会主办的科协杂誌上,并应约为省科协撰写了一篇论文,还被省老年科协评为科学论文二等奖。2019年本人还被荣登为“宣州区锦城社区好人”。
三,个人荣誉(区级以上)
1.1986年5月被安徽省石油化学工业厅评为巜全省石油化学工业劳动模范》。(颁发奖状和奖章)
2.1988年被安徽省石化厅为表彰在小氮肥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颁发荣誉证书。
3.1998年2月被中国化学工业部授予“表彰长期在小氮肥工业生产建设中辛勤劳动成绩显著”先进个人。(奖状)
4.1998年11月由本人负责的“3000Nm3/h变压吸附脱碳装置(psA一co2)”获区第七届科技进步二等奖。(奖状、奖金)
5.1991年4月被安徽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奖状奖章)
6.1991年4月被安徽省总工会授予“省先进工会工作者”称号。(奖状)
7.2003年3月被安徽省总工会授予“全省职工技协先进亇人人”称号。(奖状)
8.2003年4月被区委区政府授予“宣州区推进科技进步突出出贡献人员”称号。(奖状、奖牌和奖金)
9.2004年2月被区政府授予本人负责施工设计的“造气脱硫废水闭路循环工程”区第八届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奖状)
10.2005年4月安徽省劳动竞赛委员会和安徽省总工会对本人“提出《腐植酸钠煤棒工程》建议评为2004年度安徽省重大合理化建议项目”奖。(奖状、奖金)
11.2005牟5月区委区政府授予荣获《全区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奖状)
12.2017年11月本人一篇论文被安徽省老年科技协会评为“年度科学论坛获奖论文二等奖。”(奖状、奖金)
13.2019年11月本人被安徽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评为“安徽省老科协第三届优秀老科学技木工作者称号”。(奖状、奖金)
我深知周氏优秀人材济济,在周氏这亇大家族中本人还算不上优秀,此次也不一定能入选,之所以冒昧的毛遂自荐,只是想表达本人不求入选,重在参与,积极呼应并热心参入濂溪周氏族群活动的快乐心态而已。
师纯公后裔湖北广水合髻山支系第二十世孙周应政
联系地址: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大唐御苑34一604室
手机号:13966225050
公元二O二三年五月十五日